试卷讲评课究竟如何上,效果更好?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想试卷讲评效果好,老师要把握好试卷讲评的三个环节,并适度 “偷懒”。
下面,我将从讲评课前、讲评课中、讲评课后三个环节,谈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讲评课教学实践活动。
第一环节 讲评课前
1.讲评课前教师要做好“三备”工作。
第一要备试卷。讲评前,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的考查要点、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的比例,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只有自己在试卷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试卷,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试卷的难度、考点与难点。同时,教师自己做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教师自己在解题时所遇到的问题、所犯的错误,都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
第二要备学情。高效讲评课,要建立在学情分析和教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依据考试平台发布的数据,确定讲评课的重难点,这样会增加讲评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分率超80%的题目,学生根据答案订正即可。得分率60%~80%的题目,可让学生小组讨论评析、解决问题。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小老师”讲解、教师配备巩固练习就行。得分率低于50%的题目,特别是得分率低于20%的题目,教师要精讲,并当堂让学生巩固练习。如果平台数据未出来,就让组长统计同学们有疑问的地方,课代表根据各组的情况进一步统计,并把大家集中反映的重难点的问题写下来,交给科任老师。
第三要备方法。教师要根据试卷的内容,基于不同的班级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并设计以目标为指向的教学活动,力争做到有的放矢。
2.讲评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好讲评课前准备。
要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学生课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决不能空着脑袋进教室。学生先要根据教师提供的答案了解自己的答题情况,再详细列表分析每一道题个人得分与失分情况,以此了解自己的薄弱项,确定补救措施及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做好课前准备,学生还务必要对自己答错的题重新复盘,要借助字典及语法等资料书查找生词或语法项目疑点,再次认真审题,将弄懂的部分先在错题本上自主订正,自主纠错。并将暂时不能解决的部分题做好标记,带着疑问进课堂。
第二环节 讲评课中
1.讲评课上让学生“唱主角”。
提高讲评课效率的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消极被动地灌输“要我学”,转为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中的“我要学”。教师要学会放手,敢于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梅德明、王蔷,2018)。凡是学生能做到的,就让学生自主去完成,避免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把讲评课讲解任务,分配到各小组让学生先讨论、评议,各小组再推选学生代表上台讲评,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们的“百家争鸣”。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讲,自己尽量少讲。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老师”上台讲评试卷。
对于讲评课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基本采取小组就近原则,但教师尽量考虑异质分组。学生先进与落后相对非常集中的组,教师可以让他们分散重组。比如,对于成绩总体较弱的小组,教师可以安排优等生“异地扶贫”,对于这样的重组,同学们非常欢迎,也更便于讨论活动的有效进行。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每个同学的疑问,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下来交给老师集中讲评。例如本次讲评课上,全班同学分成了11个小组,就试卷存在的问题共同地探讨。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小组成员参加讨论的时候积极投入,讨论的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地查字典。讨论结束时,每个小组都提交了一份小组讨论的收获清单,详细地列出本组成员在讨论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的评价。
教师此时还可将讲评任务分配至各组,如第一小组负责阅读理解C、D篇,第三小组负责完形填空等。各小组根据讲评任务认真备课,然后推选小老师上台讲评。高中上课时间紧,多数教师认为,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评是浪费时间。实际上,班上十几个小组,就至少有十多位小老师在各组答疑。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卑内向的后进生来说,小组讨论,可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焦虑与自卑感。他们敢于,也更愿意在小组活动中向同伴提出疑问。
出于责任感,担任某项题目讲解的“小老师”,通常会认真备课,力争让自己讲解的知识点清晰有条理。同伴互助讲题更是双赢。首先它使讲题的学生受益,每一次的讲解均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其次,有利于听讲的学生,同伴之间沟通更通畅,特别是后进生,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固定让某几个“尖子生”讲,哪怕再差的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也有优点与长处。例如,我班陈同学虽然英语成绩不好,但语法题部分是他相对的强项,我就创造机会经常让他讲语法填空题。现在,越发自信的他,即使在完形填空错七个的情况下,也积极举手参与讲评。而参与讲评的动力,也更激发他更加积极查字典,问同学来主动探究解决疑问。
3.讲评课上教师当好“导演”。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且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取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因此,讲评课上教师要当好“导演”,要在深度研究试卷的基础上,根据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试卷讲评中,在学生相互讲解讨论时,教师要在教室内走动,了解各组讨论情况,这特别有助于了解他们共同的疑点、难点,教师还可以适时点拨;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让他们复盘解题思路,追根求源,从而明白出错原因,也更有利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指导小老师们的试卷评讲环节,要包括考点分析、解题方法介绍,还要通过其他同学的错题思路复盘,帮助同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学习金字塔理论”证明了同伴互助的重要性。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比率。前四种:听讲(Lecture)、阅读(Reading)、声音——图片(Audio-Visual)和示范(Demonstration)是被动学习;后三种: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实际演练 (Practicing)和教别人(Teaching others)是主动参与学习。其中采用“教别人”这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可以保持记忆90%的内容。由此可见,“小老师讲评活动”是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它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4.教师精讲试卷,注意语篇为先,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精讲试卷,是就同学们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切忌“一言堂”。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互动的形式,例如可以找做出正确答案的同学来分享解题思路或者说明原因;也可以请答错的同学,复盘一下当时的想法,看看现在是不是有新的理解。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尽管做对了题,但并不是真正的理解透彻,甚至有些答案本身就是猜测的。那么,我们就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在学习能力当中,猜测本来也就是学习能力当中一个重要的一个策略,如果我们不培养学生这种探究的、深究的这个习惯,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一题我也选对,也不会认真去弄明白。
以完型填空为例,要以语篇为先的原则讲解,要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深入领悟完形填空语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Nuttall (2002)对于语篇阅读能力的界定是“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能力”,即不仅要理解单个句子的含义,还要理解句子间、段落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其内隐含义。
陈江丽(2016)认为:“教师不是就题讲题,而是引导学生跳出题外,分析语篇,包括根据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词来进行逻辑推理。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对语篇中的句子、语段作出分析,注意语篇中的衔接、连贯以及结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情景中理解、感受并运用语言。”
其次,教师可以教学生尝试命题。完形的讲评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完形填空的原文,让他们阅读后分析文本,再对照近年高考卷的考点,拟定相应的考点,学会从命题人的角度画出他们认为可以挖掉的词语,再和原题进行对比,以此更好地揣摩和把握命题人的思路。之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命题人挖掉的词语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区分完形填空题中的词汇照应、语法照应和逻辑联系等。这样运用真题反复练习,目的不是检验是否选对题,而是引导学生从命题人的角度思考此题的考查内容、干扰项设置和覆盖的考点。学会“主动出击”,“鸟瞰”题目。
高考的完形填空,还可以改为无词填空题。这样,没有了选项的干扰,学生会更多关注语篇本身,关注对语境的理解与分析,以及故事线索和人物心理的变化,学会“上下求索”,以此锻炼分析比较和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这次完型填空我就让学生改编成语法填空。
教师讲评试题之后,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好词好句,进行摘录与背诵,从而促进有效输出。教师应提醒学生及时复习所讲要点和解题方法,限时完成教师提供的巩固练习,或者将其改编成语法填空(如本篇),也可以重新挖空编成新的完形填空,以巩固所学。
第三环节 讲评课后
1.讲评课后师生要共同反思总结,学生尤其要重视试卷的订正与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是巩固所教、所学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及时反思:试卷的重难点是否已讲透、弄懂,巩固练习效果如何,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效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策略性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性意见。
学生尤其要重视试卷的订正与归纳总结,做好这张试卷的WORD BANK。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错的较多的篇目要求口头翻译,遇到长难句要求分析句子的成分,再把不懂的地方用黄色记号标注出来,特别是做好错题复盘,深究错误原因,将知识点弄透。
2.考试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心理暗示,合理归因,培养积极向上、持久乐观的情感态度。
《课标》关于情感策略部分明确提出:“要有持久的英语学习动力,坚持不懈,创造和把握多种机会练习和运用英语。”针对每次考试结果,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对其考试结果进行合理归因。
经过归因训练,使得学生在成功时做出能力等内部的、稳定的归因,让他们体验到积极情感;失败时作出努力不足等不稳定的外部归因,使他们维持对成功的期望,避免消极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例如:听力考试中没有听出的答案,教师应让学生再次重复听,直到听出答案。再带领听不出答案的同学读听力原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英语就是一件苦差事,就要付出辛苦的努力才能学好。
另外,学生做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短文改错等语篇,有些仅作为专题训练和考试的材料,考完、教师评讲完后往往就被束之高阁,其语篇中所蕴含情感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试卷文本中的积极情感因素、跨文化意识知识等,来激发鼓励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并欣赏感受语言的魅力。
总之,要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发生相应的一系列变化。在高中讲评课教学中,只有教师基于学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提升高中英语讲评课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